昨日(22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微信上發布了多篇關於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系列文章,其中第八篇以「不要被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騙了」為名的公告,警告大眾更大交易所進行了許多詐騙、非法的手段來賺取收益。
中國在 2017 年 9 月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為了禁止加密貨幣交易所在中國本土進行 ICO,且整頓了境內的多家交易所,爾後,許多知名的中國交易所將總部遷往國外,在中國以辦事處的方式進續進行交易業務。
中國人民銀行認為這些是「不法份子的騙錢手段」,並提出了幾點來控訴交易所:
他們認為加密貨幣交易所利用大眾想一夜暴富的心理,將投資人誘騙進場,再利用各種手段操縱市場、謀取暴利。
製造虛假的交易量
公告中提到,交易量是可以作假的,前三大家交易所的周轉率分別是 13.25%、8.33% 和 6.15%,比境外持有牌照的交易所的平均周轉率是 2.37% 高出了不少,有使用機器人刷交易量數據的嫌疑。
並且,他們抽取了幾家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交易金額進行分析,發現其有違班佛定律(Benford’s law),表示這些數據可能是經過人為修飾產生的,所以這種大型交易所繁榮的景象,很可能只是吸引投資人進入市場的一種手段。
註:班佛定律概念是,在自然發生(即未有人為限制)的觀察值裡面,首位數字是 1 的出現機率最高,約佔全體觀察值 30.1%,再來是 2 的 17.6%,其餘依序遞減,此定律能用在檢驗財務資料的可信度,甚至糾舉偽造的假帳、揭發詐欺行為。
惡意當機逼迫爆倉
公告中的第二項,提到有交易所意圖操縱市場,使交易平台出現閃退、卡頓、倉位無法顯示等異常狀況,影響投資人的正常下單、撤單貨平倉等交易操作。
文中似乎也暗指中國最大交易所幣安(Binance)在今年 2 月份到 3 月初的多起無預警系統維修與暫停交易,提到有交易所透過機器人買賣來操縱整體價格,在其他平台延宕之時強制拉低或提升價格。尤其是槓桿客戶群在面對價格波動時,因系統當機無法止損或補倉,最終只能被迫爆倉,損失慘重,而且這種情況也可能在兩家交易所間交替發生,彼此在一段時間後交換角色,一個操縱市場價,一個當機並侵占客戶的財產。
區塊鏈之名,詐騙之實
公告中的最後一項警告提到了不法份子可能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匿名等特點,進行洗錢,加密貨幣交易所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吸引力和民眾對新技術的興趣,來做詐騙等違法之事。
他們分析了交易所提現數據,發現有比特幣多次小額累計轉入以及一次大額轉出的現象,這些符合洗錢行為的特徵,再者,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隱匿性高,已經是犯罪洗錢的有力工具,具有較大的社會風險。
影響加密貨幣市場?
雖然未有直接證據證明人民銀行此次大動作宣導與幣價的直接關連性,但公告在 22 日晚間 19:00 於微信上公布後,加密貨幣市場確實開始出現下跌現象。
比特幣價格也從台北時間 19:00 時的 6,260 美元開始崩碟,在晚間 8 時左右跌破 6,000 美元大關後雖小幅反彈回升至 6,100 美元,但爾後仍持續下降,至截稿前為 5872.70 美元。
轉貼自: 動區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