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貨幣資產公司灰階(Grayscale)8 月份發表了名為《透過比特幣在中美貿易戰避險》的報告,指出現在的投資公司配置在大型金融危機的避險功能並不好,該機構認為,比特幣應列入傳統投資公司在中美貿易戰中的避險資產配置之一。
金融危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造成世界各國的商品、技術、服務、人才、貨幣的流動是跨國、跨地區的,而這種流動性將世界變成幾乎統一的市場。各國在這個市場中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最極致,市場的高度分工也讓全球的生產力最大化。
全球化除了帶來生產力大增的好處以外,同時也讓「金融危機全球化」。
由於各國實質部門發展的資金不再侷限於國內金融部門,這造成全球經濟市場上升的「自我強化」以外,同時也帶動金融危機的連動性。例如在 2007 年 10 月至 2009 年 3 月美國次級房貸,造成全球股市的崩跌。美國標普指數及其他知名指數的市值一夕之間蒸發一半。
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
該研究機構認為,流動性風險主要來自於兩種不平衡:1) 債務跟信用之間無法平衡;2) 投資人的投資組合無法平衡,這兩種風險導致資產之間的流動性不佳,市場成交量不足導致想賣卻賣不掉的風險,會進一步導致債務危機。
在橋水資本創辦人瑞・達利歐撰寫的《大債危機》一書中就認為,金融市場就像大富翁遊戲一樣(假設銀行有借貸功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想會和銀行借款,用現金購買土地,屬信用和債務同時擴張的時期。到了遊戲尾聲的時候,這時候手中的現金開始償還債務,在借出貸款的信用不足以支付債務時,就會形成流動性危機,甚至會引發債務危機。
在台灣經濟研究期刊第 24 卷就提到,「2008 年的金融危機,就是因為前一年美國次級房貸違約風暴,使得以這些信用不佳的房貸做連結的債券暴跌,造成發行這些衍生性商品的機構與購買這些商品的機構,面臨流動性風險。」
現在可能正處於 2008 金融危機以來最危險的時刻。因為全世界的債務是 250 兆美元,而去(2018)年全世界的 GDP 不過也才 87.5 兆美元,換言之,現在全世界的債務需要全世界的人不吃不喝工作三年才能還清。
中美貿易戰造成流動性危機
中美貿易戰的開端雖然是在 2017 年,但是局勢升溫是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2019 年 5 月宣布對 2000 億從中國進口美國的商品加徵關稅,從 10% 提高到 25%;而中國也對美國實施報復性加徵關稅,對 600 億美元從美國進口中國的商品加徵 15% 的關稅。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之影響》一文中指出,美國和中國分別為世界第一大、第二大經濟體。美國的 GDP 為 19.39 兆美元,佔全世界 GDP 近四分之一,而中國的 GDP 是12.27 兆美元,佔世界的七分之一。中美貿易戰升溫會危及金融市場、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更會威脅世界從前次金融危機以後,逐漸創造的經濟復甦。
在貿易戰之中,加徵的關稅皆是轉嫁給廠商及消費者。美國勞工統計局發現從中國進口的價格數據進行的研究發現,收取的關稅收入幾乎完全由美國進口商承擔。美中貿易戰不但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成本,也增加了生產者的生產成本,這有可能會產生骨牌效應,讓全球資產的流動性減緩,造成流動性風險。
新型態的對沖資產
在六月時,灰階發表的《比特幣:對沖全球資產流動性危機》報告指出,比特幣在希臘債務危機期間時的投報率為 28%,遠高於同時期的 20 個主要市場和貨幣的投報率。
2015 年,中國政府以「市場導向」的方向,將人民幣兌美元的參考利率下調了 1.9%,帶來的是人民幣 20 多年來單日最大跌幅,以及全球拋售風險資產長達五個月。而比特幣的投報率是驚人的 53%,而同時期的其它市場和外匯的回報率為 -10%。
而灰階公司看好比特幣的原因有三:1) 與黃金類似的存儲價值(Store of Value)、2) 可做為支付工具、3) 區塊鏈技術持續發展,網路價值不斷提升。
金融危機可能才剛開始
該報告指出,全球資產的流動性風險會造成投資人的資產價值萎縮,但是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資產減少仍然非常有限,例如標普 500 指數今年只下降 2.1%、MSCI 指數下降 2.9%、納斯達克指數下降 3.7%。而這些資產或指數在中美貿易戰中的下降可能會逐漸擴大。
而自川普在五月宣布提高關稅以來,截至 8 月 7 日,比特幣的回報率高達 104%,同時期的其它 20 種資產,包括新幣、標普 500 等等的投報率僅有 0.5%。
就算與傳統的避險指標黃金指數相比,比特幣的投報率仍然遠高於黃金指數的投報率,在這一期間(五月至今),黃金指數的投報率為 17.4%,不足比特幣的五分之一。
灰階公司認為,比特幣代表的是新的資產流動方式,有和黃金相似的存儲價值,同時亦可做為支付工具,而最重要的是,比特幣可以無國界的全球流通,因此該機構認為「在許多長期投資組合之中,比特幣應該作為穩定持有的資產」。
轉貼自: 動區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