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有限的歷史上,曾經發生了許多的危機事件,過程中固然帶來了不少麻煩。但令人鼓舞的是,我們看到了在逆境中,人們總是充滿著活力與韌性,而為了解決問題,往往能夠從順勢發展出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因應新的常態,替歷史寫下新的篇章、替未來開啟新的康莊大道。就像是2000年的網路泡沫,促使了像Google、Facebook等這類新科技巨擎的陸續崛起;2008、2009年所爆發的金融海嘯,則是替金融科技開啟嶄新格局。
疫後金融營運模式,如何走向「精實化」「數位化」?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無論接受與否,疫情確實強力驅動著客戶改變其使用金融服務的方式,這點從世界各地的自動櫃員機與現金使用率的大大降低;以及分行的關閉及營運時間調整可以窺知一二。若要持續維運下去,金融機構的營運模式勢必要更「精實化」「數位化」。幸運的是,現今科技金融(行動支付、機器人理財、KYC、智能客服、作業流程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已有能力提供疫情所需要的精益營運模式與架構。
根據KPMG調查報告指出,以金融科技為經營核心的金融機構,其整體營運成本將可比傳統大規模的實體銀行少約七成。除了成本優勢,數位金融也更備即時因應市場變化的彈性,並帶給客戶更加的流暢感與便利性。以中小企業的放款業務為例,數位化程度低的銀行,往往需要數週的流程才能完成完整客戶需求。相較之下,發展數位化的銀行僅需數小時即可完成。對於競爭力而言,高下立判。
......
詳見全文Full Text: KPMG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