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Open API技術與資安共通標準的制定者,以及「開放API開發者平臺」建置與營運角色的財金公司,如何看待開放銀行的下一步?財金自身又要如何改變IT體質,來迎接未來Open API平臺的發展?
「財金長期以來都是扮演中立的角色,在金融業界擔任後臺的共通平臺。」這是財金資訊公司董事長給財金的最佳註解。這也是為何臺灣推動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技術面的關鍵要角,會是由財金公司作為制定三階段Open API技術與資安共通標準的單位。
由財政部與公營、民營金融機構,共同出資籌設的財金公司,主要的業務是金融機構跨行資訊系統的規畫、建置與營運,並提供跨行交易轉接與清算服務。林國良提到,財金存在的目的,是讓整個資源共享、資訊溝通,透過資訊系統的建置,讓金融機構進入門檻較低,避免重複投資的問題。
「財金做得是鋪橋蓋路的工作,而不是要出來跟市場競爭。」林國良強調,在這次的Open API共通標準制定,財金的理念也是一樣。
他進一步指出,本國銀行有37家(含中華郵政),金融機構有300多家,若科技業者或新創業者要與這麼多金融機構個別串接API,會非常沒有效率。所以,財金的角色就浮上檯面了,讓不同機構可以互相串連在金融領域之中,他說。而金管會賦予財金公司的首要任務就是,訂定出Open API技術與資安共通標準。第二個任務是建立起「開放API開發者平臺」,讓大家透過這平臺串接互通。
「總得有人走出第一步,將整個環境帶動起來,而財金就是扮演拋磚引玉、活絡市場的角色。」林國良表示,財金建立的Open API平臺,重點還是要將業者的創意在此落地實現應用。他也相信,一旦激盪出許多新的金融服務,應用科技的金融服務就會多元且蓬勃發展,從銀行、科技業、消費者的角度而言,就可以回歸市場良性競爭。
身分認證將是第二階段關鍵挑戰,將配套消費者授權機制
對於開放銀行政策三階段的推動,財金早在今年9月中,就揭露下階段Open API技術與資安標準完成的時程。第二階段的「消費者資訊查詢」的技術與資安標準制定,財金預計今年12月完成。
而第三階段「交易面資訊」的自律規範、技術與資安標準訂定等配套措施,財金則估計於第二階段實施後的6個月完成。不過,這是財金在技術面的時程表,林國良表示,要依循業務面的時程,也就是銀行公會訂定的自律規範,所以下階段正式上路的時間,仍要依自律規範及技術與資安標準報請主管機關核准的時間點而定。
由於第二階段是「消費者資訊查詢」,林國良認為,銀行如何確認是客戶本人授權TSP業者,來銀行取得資料,這樣身分驗證環節的設計,將會是第二階段的關鍵。客戶授權是一段,此外,當銀行把客戶的資料,交到客戶授權的單位後,資料能否被好好保管,以及萬一掉資料,責任歸屬又該如何認定,也都是這階段待需解決的問題。
他也指出,在第二階段,隨著身分驗證環節的設計,消費者授權機制也會有所配套措施。只是說,目前各家銀行的授權機制不一,最後會採取統一授權或個別授權?林國良認為,初步傾向個別授權,因為,臺灣並沒有所謂的數位身分認證或識別中心,可以證明是客戶本人,只能依據客戶與銀行先談好的授權機制如金融卡、憑證、密碼等來確認是客戶本人。
此外,對於銀行普遍認為,在與TSP業者合作,希望有第三方公正單位代銀行稽核TSP業者,同時也免去TSP面對多家銀行各自稽核的成本。林國良表示,隨著市場的變化,可能會需要有第三方公正單位出現,但不適合由財金來作為TSP認證者,他認為,財金的專業不在稽核,但會扮演好標準制定者的角色。
財金轉變IT體質迎Open API,已開始研究新資訊架構與資安布局
在財金建置與營運的「開放API開發者平臺」,林國良坦言,因為第一階段是開放公開資訊查詢,主要目的是讓新創或新商業模式,能夠在此平臺驗證、發展,所以不會以API使用量為目標。但,到了第二、第三階段,財金認為得考慮平臺如何滿足API使用量的問題。
林國良也透露,為了因應Open API與金融區塊鏈函證未來的發展,財金內部目前已經開始研究兩大面向。一是,重新檢討財金的資訊架構,包括基礎設施與應用系統。比如說,Open API它有較開放的框架,財金的資訊架構就要調整。他也表示,財金不排除採用微服務、容器架構來設計新的資訊架構。二則是,財金要重新思考資安布局,林國良提到,包括如何檢視布建新的資安防護及資安聯防架構,都是財金的下一步。
他坦言,光開放銀行是不夠的,得從更大的範疇像是Open Finance,甚至是Open Data的概念發展。他認為,如果要讓臺灣Open API發展得好,不只銀行單面的資訊要拿出來,如何跟產業的資訊結合起來,得有銀行的資料,加上市場的資料,才能夠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產值。
轉貼自: IThome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