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網路時代,外部生態系的合作共生已成顯學。但數位轉型,企業內部也需要一種生態圈。
▲(來源:shutterstock)
剎那間,所有的公司都成為了數據公司、AI公司,每家企業都標榜自己以數據分析見長。PayScale年初公布進入2019年成長最快速的職缺排名,除了科技持續主宰就業市場,最熱門的不外乎資料科學家、資料工程師與資安專才等與資料分析、儲存、建模相關的數據人才,也反映數據市場的熱度。
大型企業面對金融科技浪潮的壓力與衝突,核心能力之一是,能否成功轉型為「數據驅動」(Data Driven)的企業。但要調整體質豈有這麼簡單?觀察市面上各行各業面對數據,不難發現充斥幾種美麗但謬誤的想像:
迷思1: 見樹不見林——買台機器就能做大數據?
為了迎頭趕上大數據、人工智慧顯學,或為了博取投資人青睞,許多企業喊出響亮口號,拚命將商品與大數據掛勾,第一時間購買機器、軟體,尋求雲端或外包顧問服務,或大舉招募分析人才,集中火力做「數據分析」,但很快就遇到撞牆期。
原因是甚麼?因為「分析」要能成,靠的不是機器與熱情,關鍵在於是否有完整的數據生態圈。
儘管每家公司產業不同,各有不同的法令規定或數據特徵,但要面對的問題非常一致:數據怎麼進來?從哪裡來?出口是甚麼?我要甚麼樣的數據?要面對何種法務與遵法議題?以及最重要的,需要哪些單位部門的參與與支持才能成事?
數據生態系其實就像滋養萬物的大自然,必須有陽光、空氣、水,草木才得開花提供其他動植物養分,永續循環生生不息。資料若沒有生態圈體系的支援,任何一個環節失衡都會讓資料動彈不得,數據分析很快就會夭折。
迷思2: 資料就是資料,倒進去就能用?
大企業向來不缺乏資料,但真的能用嗎?面對資料源與資料出口,很少有企業停下來思考:我到底要如何定義問題?要解決哪些問題?需要邀請哪些單位參與其中,才能撥雲見日完成數據分析的最後一哩?
問題想清楚了,還要看內部團隊是否有能力、「有品質」地處理資料。包括前期資料清理與定義、資料架構規劃與管理、資料處理及導入工程、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加上持續不斷湧進的結構性與非結構性資料,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程,當然也不可能靠傳統的手動方式執行。
迷思3: 今天做,明天就能變現?
在實務中,某些數據確實有條件立見效果。但絕大多數缺乏數據生態圈支持的「分析」,要實現數據效益真的很難、很難。
針對三個迷思,這兩年多來,國泰金數位暨數據發展中心(簡稱數數發)為了建立「數據驅動決策」的文化(Data Driven as Culture),做了許多嘗試。得出了一些核心思惟,跟大家分享。
第一,再怎麼困難,都要建立數據生態圈:
無論是科技、製造、零售、電商、醫療、物流……,每個產業都有資料流動的上中下游,有長期與短期痛點、數據特徵與法規,也有屬於該產業的資料出口(編按:分析與應用)。
對大型企業而言,龐大的資料量與業務生態是最有價值,卻也最沉重資產。數據生態圈的重要性,在於一旦形成,企業才有本錢,在未來放大規模,快速擴張,達到爆炸性成長。但要讓數據奏效沒有捷徑,從第一天起,我們就選擇走最辛苦且不討喜的路:以建立數據生態圈為長遠目標;也亟欲思考企業各層次,需要的數據能力,讓生態圈能持續運轉並產生具體效益。讓跨部門單位同仁更有機會了解數據運用的場景與價值,理解自己能如何參與其中。
第二,自己擁有架構大數據基礎與資料運算的實力:
雖然借助外力是很普遍的做法,但實際應用時,企業都發現耗費的溝通成本比想像中更高。追根究柢,外包廠商到底是一對多的服務模式,缺乏產業專業領域知識也很難觸及企業真實的問題核心。
兩年多前,我們開始進行「下水道工程」打造end to end資料處理與大數據基礎建設,從架構面與資料面一條鞭,建置並組合資料科學、資料工程、資料分析及數據團隊,加上積極與所有子公司與業務單位合作,讓內部可以更快速傳遞、解決問題,也在過程中逐步建立數據文化與共識。
這個基礎建設是條無止盡的道路,由於分析技術日新月異,在設計下水道工程時,需要包含一套機制,確保能不斷提升資料運算品質、分析技術與效果。
第三,在每個經營環節實踐「數據驅動」:
將數據觀念,埋入每日工作中。包括改善營運流程、提升服務效能、開發新型態產品與服務、聰明管理風險、協助經營決策與分配資源、線上線下行銷活動……等。
例如,過去業務同仁洽談跨業合作,專注在商品條款與分潤,但現在要找出能與夥伴雙贏的方法,帶回有用的數據,如此串起全公司同仁的思惟與活動,讓人人都與數據發生關係,建立數據生態圈。
第四,打造數據人才留得下的環境:
沒有足夠、適當的人才,企業很難打通任督二脈。如何打破官僚思惟體制,建立滿足數據資料分析人才職涯發展及文化的環境,正需要經營團隊的堅持與共識,也考驗組織是否能轉型成功。
建立數據生態圈不可避免會產生許多內外衝撞磨合,不過時間沒有站在任何人一方,有志在此的企業只能全速衝刺,因為這是場稍不留意就會被踢出局的戰爭!
轉貼自: 天下雜誌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