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用戶自主設計的微型聊天機器人越來越多
過往積極投資生成式 AI 的科技公司,將面臨是否能從該產品中獲利的壓力。為了達成目標,他們紛紛推出可供用戶設計成符合個人需求的微型聊天機器人,且過程中不需任何寫程式的技能,讓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生成式 AI 的開發者。 舉例來說,房地產仲介設計專屬的 AI 模型後,若要更新新的房源照片與描述,只要請 AI 依照過往案例製作與撰寫風格相似的內容即可。 不過在這之前,科技公司仍需面對模型可能捏造不實訊息、有偏見等的問題,否則當人們對此的新鮮感退去後,就不願再接觸這些工具。
二、生成式 AI 的第二波浪潮是影片生成工具
2022 年底掀起的第一波生成式 AI 浪潮是圖像生成工具,當時人們對透過文字指令生成的逼真照片感到新奇。新的一年,生成式 AI 的第二波熱潮將再度襲來,不過這次是影片生成工具。 影片生成工具其實在 2023 年就曾出現。當時我們可以看見新創公司 Runway 將多張靜態圖像拼湊成短短幾秒的影片,只是成品看起來較為粗糙。不過隨著他們技術的提升,最新發布的作品雖然仍只有幾秒的長度,但品質令人驚艷。 此外,Runway 每年都會舉辦 AI 電影節,邀請各界展示自己以 AI 製作的實驗性電影。不只科技公司,連電影巨頭也在關注這波趨勢,例如 Paramount、Disney 等都在探索如何在電影製作過程中使用生成式 AI。甚至還有公司嘗試以深偽技術將特定演員的一次表演進行多次應用。
三、AI 生成的選舉假訊息在網路蔓延
2024 年是許多國家的大選之年,生成式 AI 的出現讓假訊息問題變得更加棘手。過去幾年有心人士要用深偽技術製作假圖像或假影片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但生成式 AI 讓操作的過程變得簡單、成品更為真實。 目前已有不少政治人物用 AI 生成圖像或影片來攻擊彼此。像是在阿根廷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團隊用 AI 將電影角色的臉換成自己或對手的,用以宣傳自己、醜化他人;在斯洛伐克,則有遭換臉的候選人講著黃色笑話的影片在網路流竄。 今年對多個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選舉年,但能對抗這些假訊息的技術仍不夠成熟,社群媒體也還不夠積極應對這些問題。
四、執行廣泛任務的機器人技術越趨成熟
許多機器人專家受到生成式 AI 核心技術的啟發,開始打造能執行廣泛任務的通用型機器人。去年 6 月,DeepMind 推出 Robocat,能學習如何控制不同機器人的手臂;5 個月後,他們再發布另一個機器人通用模型 RT-X。此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也正積極研發相關技術。 目前機器人難以執行廣泛性任務的主因是缺乏大量訓練數據。對此,有許多研究團隊正想方設法克服這項難題。同樣的景象也出現在自駕車技術。新創公司 Wayve、Waabi 和 Ghost 不使用多個小型模型來執行特定任務,而是採用一個大型模型來控制車輛。這樣的作法讓它們得以趕上自駕車巨頭 Cruise 和 Waymo 等的技術。
轉貼自: bnnext.com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