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數據時代的關鍵不在於資料蒐集,而是如何自由使用和深入分析資料。本文作者將剖析未來多變的世界,如何透過開放資料存取權,激盪創新潛能,促進企業競爭力。
▲圖片來源:buzzorange
蘋果公司派出車隊蒐集資料,原先是為了自己的地圖應用程式,但得到的資訊也讓蘋果得以更準確判斷 iPhone 所在的地理位置。谷歌靠著旗下智慧型 NEST 恆溫器提供的資料,就能夠預測用電情形。
亞馬遜從伺服器農場感測器得到的資料,能夠非常精準的瞭解各個硬碟究竟能運轉多久。Netflix 也會深入分析使用者資料,判斷如何構思下一部影集的情節。
就公司內部而言,這些坐擁豐富資料的巨星公司都是資料再利用的大師。然而,所有這些新見解都是由公司內部產生。如果開放資料供外界存取,資料再利用的規模就會大幅提升,而且不再局限於各家企業內部。
未來讓資料使用的方式不同以往
今日,許多傳統企業完全沒有能力把自己手上握有的資料拿來再利用;就算有這種能力,也常常只是用來確認各種已知的事實、回答早就提出的問題,而不是要從資料中找出模式,啟發自己問出新問題。
這些傳統企業直接的競爭對手,常常情況也相去不遠,都是用同樣的傳統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正因如此,如果能開放資料,就能強力刺激創新:讓一些觀點完全不同的新參與者,得以接觸到這些資料。
單一來源的資料,將創造不同使用的可能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像是海底光纜,通常是用來傳輸資料,但相關的資料也可以用來偵測地震;客機感測器所蒐集的資料,原本是為了自動駕駛功能,但也能讓氣象學家用來讓天氣預報更準確。
貨運卡車和拖車裡裝有維修感測器,而這些資料也能讓物流專家用來改善上貨流程,提升車隊利用率(貨運卡車上路的時候,幾乎有三分之一都是空車,如果能改善這種情形,對環境會是一大助益)。
至於線上平臺不斷變化的價格資訊,也能拿來再利用,計算出每日的通貨膨脹率。汽車導航的資料,現在也用來建立通勤車流的模型,模擬的成效遠比過往為佳。在生物遺傳學領域,資料再利用特別成功,例如在新抗生素的研發,已取得重大突破。
在多元的領域中,打開資料使用的可能性
開放資料存取權之後,未來還會有更多成為可能。像是把車輛遙測資料拿來再利用,就能找出路網裡的危險路段。智慧型網路化工廠的機器資料,也能為開發新材料提供重要資訊,讓我們知道 3D 列印適合與不適合用在哪些地方。
在醫療照護領域,病例資料的再利用,就能讓我們得以準確預測什麼藥物,以什麼劑量,能對哪些病人有效,也知道周遭環境哪裡的感染風險可能特別高。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資料再利用不但能夠預測誰能把工作做好,更能預測誰會樂在其中。
在這些及其他許許多多領域,已經開始有各種試驗性專案,而且幾乎所有發想與執行這些專案的資料使用者,原本都是來自其他領域。
重點在於,有些原本看似無用的資料,如果拿來回答一些不一樣的全新問題,就會變得價值百倍。而通常都是第三方、局外人,才問得出這樣的問題。資料壟斷者可能早就是資料再利用的高手,但如果能開放存取權,將會把資料再利用帶到另一個全新的層次。當然,這會犧牲某些壟斷者的市場力量,但同時則能將好處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開放資料存取,所有企業都可以共同成長
面對科技巨擘的崛起,全球各地政治人物的回應方式,就是希望阻擋矽谷龍頭,讓他們難以、甚至無法收購當地的數位新創企業。然而,這種重商主義、極度採取守勢的立場,幾乎不會有任何效果。
我們不能忘記熊彼德的惡夢,光是阻止收購,並無法影響數位龍頭企業享有的結構性優勢。遠遠更好的辦法,是將「收購創新數位新創企業」與「嚴格要求開放資料存取權」緊緊相繫。
只要能夠設下開放資料存取的要求(例如 ITA 案中,對谷歌的要求),並且不要定出自廢武功的期限,就能一石二鳥:讓眾人都能長期取得資料,就能讓其他市場參與者一起成長茁壯;至於那些資料龍頭企業,則是會失去部分的資訊權力。
資料正是創新的關鍵,促進企業競爭力
但講到開放資料,或許最重要的先決條件還不在於法律與法規,而在於看待資料的心態:把「好好運用資料」這件事看得有多重要。
企業必須先瞭解資料正是創新的關鍵,才會懂得開放資料存取權的真正意義,瞭解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能夠促進市場上的競爭,大大刺激增強各方的創新能力。而政府也需要知道,資料本身並沒有價值,是要在使用資料的時候,才會產生價值。
雖然這聽起來再明顯不過,但是從實際的企業運作就會發現,資料很少得到好好的使用。許多公司的高層,至今仍未瞭解「資料的充分使用」在數位時代有多麼深遠的重要性。
眾人創新的思維才是滾動時代巨輪的關鍵
常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就是與蒸汽機的發明畫上等號。但那是錯誤的想法。工業革命的重點從來不在於某個單一事件,而是一波又一波的工業化浪潮。而且其中最重要的一波,甚至也不是蒸汽機,而是工廠的有效電氣化。在十九世紀末,美國的工廠開始出現電動馬達,取代了蒸汽機的角色。
但一開始並沒有任何改變,還是像以前的蒸汽機一樣,有一具大型的中央電動馬達,透過錯綜複雜的傳動皮帶,為工廠裡所有的機器提供動力。這時候,效率上並沒有多大的提升,而且還是有很高的風險,只要中央電動馬達故障,整座工廠就得停工。
一直要等到大家意識到,可以用電動馬達來改變生產的流程,才讓製造業整個轉型,開始製造出體積較小的電動馬達,直接用在工廠各個需要動力的地方。就算在許多馬達當中有某一具故障,也不會讓整座工廠停工。
製造業開始變得更有效率、更有彈性了。這背後的原因,與其說是真的在技術上有什麼了不起的飛躍,還不如說是因為靠著重新思考、改變想法,有了不同的應對態度。但要有這樣的心態轉變並不容易,而且不是只有各家企業需要轉變,是整個社會都需要轉變。
開始培養使用資料的新思維
如今的情況也十分類似: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心態。想要從資料中取得見解,就得廣泛、重複使用資料。整個社會正來到一個分界點,接下來會是全新而無可避免的學習階段。
專家常提到所謂的「資料素養」(data literacy),這並不代表每個人都得接受訓練成為資料科學家,更不是說要瞭解那些量化分析專家用來解讀大數據所用的複雜預測模型。社會確實需要更多具備優秀統計技能的此類專家,但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最重要的「資料素養」其實是一種心態:在資料得到進一步開放之後,要拿來做最好的運用。
這代表著要具備相關的理解與意願,不斷運用資料來創造價值,推動社會創新。「資料素養」與「強制開放更多資料」將會相輔相成,釋放出類似二十世紀後半,在矽谷所看到的那種活力。
資料去私有化,運用的可能性就更多
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在過去十年間,矽谷開始出現垂直整合的結構、封閉的思維,已經讓矽谷愈來愈像當年日薄西山的 128 號公路。那些數位龍頭之所以能獲得今日的權力與主導地位,是由於他們獨占了資料的存取權而掌握資訊流,但這種做法就會阻礙創新,在經濟上不合理,在社會上也不正當。
現在對世界各國來說,正是大好良機,只要對國內的資訊隱私資料法做出合理的修訂,就能讓資料對每個人都更有用。我們在前面已經指出,在現今的社會,一邊是壟斷市場的科技巨擘,另一邊是拱手交出自身資料的使用者,如果能強制要求各方分享資料,不但能打破這樣的權力不對稱,更有助於將一項更遠大的願景化為現實:開放資料。
轉貼自: buzzorange.com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