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內容
數據分析中會常犯哪些錯誤,如何解決?
錯把相關性當成因果性correlation vs. causation
經典的冰淇凌銷量和游泳溺水人數成正比的數據,這並不能說明冰淇凌銷量的增加會導致更多的人溺水,而只能說明二者相關,比如因為天熱所以二者數量都增加了。這個例子比較明顯,說起來可能會有人覺得怎麼會有人犯這樣的錯誤,然而在實際生活、學習、工作中,時不時的就會有人犯這樣的錯誤。
舉個例子
數據顯示,當科比出手10-19次時,湖人的勝率是71.5%;當科比出手20-29次時,湖人的勝率驟降到60.8%;而當科比出手30次或者更多時,湖人的勝率只有41.7%。
根據這組數據,為了贏球,科比應該少出手?並不一定如此。有可能科比出手少的時候是因為隊友狀態好,並不需要他出手太多。也有可能是因為球隊早早領先,垃圾時間太多。而出手太多的比賽是因為比賽艱難或者隊友狀態不好,需要他挺身而出。當然,以上也只是可能之一,具體是什麼情況光靠這組數據並不能得出任何結論。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數據分析中看到的樣本是“倖存了某些經歷”才被觀察到的,進而導致結論不正確。
比如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都沒有念完大學,所以大家都應該退學去創業。這一結論的最大問題在於那些退學而又沒有成功的例子,很多時候我們是看不到的。另一方面,他們是因為牛逼才退學,而不是退學才牛逼的,看,相關性/因果性真是限魂不散。
再比如Uber 發現新用戶有10塊錢優惠券,但是平均評價卻只有3星。相反,第二次再用的時候沒有優惠券了,評價卻高達4星半。這說明,不給優惠券用戶評價會更高,果然用戶雖然愛用優惠券,但內心還是覺得便宜沒好東西的?很明顯,倖存者偏差在這個例子裡體現在那些打一星二星評價的用戶,之後可能就沒有第二次了。更明顯的,這個例子是我瞎扯的。
樣本跟整體存在著本質的不同
以知乎為例,會有種錯覺人人年薪百萬,985/211起,各種GFSBFM,天朝收入水平直逼灣區碼工。然而一方面這是倖存者偏差,知乎大V們的發聲更容易被看到(看,倖存者偏差也是陰魂不散)。另一方面,不要小瞧知乎跟天朝網民的差別,以及天朝網民跟天朝老百姓的差別–樣本跟整體的差別。
類似的例子有水木的工作版塊、步行街的收入和華人網站的貧困線。
統計101告訴我們,要比較兩組數是否不同,最基本的一點可以看它們的區別是不是統計上顯著。比如Linkedin 又要改版了(我為什麼要說又呢),有兩個版本A 和B. 灰度測試發現,跟現有版本比起來,A 的日活比現有版本高20%,但是統計不顯著。而B 的日活跟現有版本雖然只高了3%,但是統計顯著。於是PM 拿出統計101翻到第二頁說,來,咱們把統計顯著的版本B 上線吧。苦逼的數據科學家DS 說,等一下!並不是所有時候都選統計顯著的那一個,咱們再看看版本A 的數據吧(具體分析略過一萬字)。
不做數據可視化,以及更可怕的:做出錯誤或者帶誤導性的數據可視化
在趨勢圖中,為了說明增長趨勢多明顯,把Y調成不從0開始。這樣差距會看起來很大,增長很大,但是如果把Y軸從0開始看的話,會顯得基本沒有差距。
轉貼自: 36大數據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