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衝擊下,全球步入數位化經濟時代的節奏也愈發快速。面對中國來勢洶洶的數位人民幣(DCEP),以及各國都爭相加快了對央行數位貨幣(CBDC)的籌備動作,台灣央行是否有緊跟著國際的腳步?
中央銀行業務局副局長謝鳳瑛今(19)日發表台灣央行對 CBDC 的整體研究成果。她強調,全球統一的穩定幣監管框架預計 2022 年公布,為實現與全球同步在 CBDC 應用上突破疆界限制,「數位新台幣」還需以符合國際標準為首要目標。 本月 13 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聲明,宣布將攜手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結算銀行(BIS)和二十國集團(G20)旗下金融穩定員會(FSB)共同設計對「全球穩定幣(GSC)」的統一監管標準,預計 2022 年 7 月初步生效。
「數位新台幣」進度
巧合的是,台灣央行原計畫於 9 月底啟動的第二階段「通用型 CBDC」測試計畫,也預估在兩年後結束。根據台灣央行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補充資料,我國已完成第一階段「批發型 CBDC」的可行性技術研究,下一階段啟動通用型 CBDC 測試;不過,央行並未更新第二階段測試的啟動消息。 謝鳳瑛表示,台灣的 CBDC「數位新台幣」也同樣可以走向國際,但還須先遵守國際間的官方標準。她說,通用型 CBDC 測試計畫的截止日期與 IMF 擬定的 GSC 統一監管框架發佈日接近,屆時法規和應用的適用性將會更加完整,央行也將可以對外報告成果。 談到 CBDC,免不了要提及普遍認為是數位資產基礎技術架構的區塊鏈和分散式帳本技術(DLT)。 謝鳳瑛解釋了區塊鏈和 DLT 之間區別。她說,現在有關 CBDC 的技術結構基本已不再以區塊鏈來解釋,因為事實上區塊鏈的應用在需要高度隱私的金融市場上並不合適;故此,在金融應用或報告等,通常都以 DLT 作為主題,沒有區塊、沒有鏈。
轉貼自: 動區BlockTempo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