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據《路透社》報導,英特爾告知中國客戶,部分高階AI晶片出口需申請許可證,特別是Gaudi系列的AI加速器。
設定明確效能門檻!Gaudi系列首當其衝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英特爾上週通知客戶,若其AI晶片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出口至中國(包含香港及澳門)前便須取得美國政府許可: 總計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頻寬達到或超過每秒1,400 GB(Gigabytes); 輸入/輸出(I/O)頻寬達到或超過每秒1,100 GB; 前述兩項頻寬總和達到或超過每秒1,700 GB。 換言之, 只要達到以上三個標準中的任何一個,那麼要把這種晶片賣到中國之前,就必須先向美國政府申請特別許可才行。可以說是只要是太快、太強的晶片,出口到中國就會受到管制。 報導指出,英特爾現有的Gaudi系列AI加速器,以及輝達專門為中國設計的「降規版」H20晶片,其效能均遠超過這些新設定的門檻。美企連受衝擊!AI晶片市場添變數
英特爾這項新措施,是在輝達於本月稍早揭露,因美國政府要求其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晶片出口需申請許可,預計將產生高達55億美元的相關費用(可能包含庫存跌價、無法履行的採購承諾等損失)之後宣布。除了處理器廠商,荷蘭的曝光機龍頭艾司摩爾(ASML)先前也對其營運前景表達疑慮。這一連串事件反映出,在美國拜登(Biden)政府持續強化對中科技圍堵的政策下,半導體及運算巨頭的營運前景正變得日益複雜。 儘管AI應用需求持續強勁,但地緣政治風險、出口管制的不確定性,以及對大型科技公司資本支出可能放緩的擔憂,正為經歷兩年多高速增長的AI晶片市場增添變數。 英特爾股價近期亦持續承壓,反映投資人對其營運挑戰及領導層變動(甫於2025年3月任命陳立武為新任執行長)的擔憂。
轉貼自: bnnext.com
轉貼自: bnnext.com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