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最大社交網絡平台的Facebook正式發布天秤,一個人為全球數十億提供簡單的無國界數字基礎設施服務的金融加密貨幣和鏈區塊已網測試平台.Libra在Github上開源上線
全球較大社交網絡平台的Facebook正式發布Libra,一個為全球數十億人提供簡單無國界的數字加密貨幣和金融基礎設施服務的區塊鏈平台.Libra測試網已在Github的上開源上線,並發布官網和白皮書,公佈項目相關信息。此舉在傳統互聯網和區塊鏈等領域引起巨大轟動,被認為是繼2008年比特幣誕生以來區塊鏈領域最重磅的事件,紛紛解讀天秤座的項目細節以及未來對整個區塊鏈和全球金融體系的可能影響。
那麼,為什麼Facebook的要如此大張旗鼓地進軍加密貨幣領域發行Libra?Libra的究竟是什麼?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一,Facebook為何要發行Libra?
作為“古典”互聯網公司中第一個試水加密貨幣的公司,Facebook的此次推出天秤座的動機兼具內因和外因的推動。
從白皮書中可知,隨著互聯網和移動寬帶的高速發展,現在幾乎只要一部手機就能接觸到各式各樣低成本的便捷服務。然而,全球仍然有17億人沒有銀行賬戶,無法享受金融服務而且傳統的跨境轉賬繁瑣,耗時且成本高。針對傳統金融的痛點問題,Libra的誕生是為了讓全球所有人,不論貧富,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就能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且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務。
這是Facebook的描繪的宏偉願景,是其推出穩定幣Libra的出發點之一,但背後仍有更複雜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動機是豐富現有的商業模式,尋求新的增長突破。一直以來,廣告收入佔Facebook的年營收的90%以上,這種單一的盈利模式一旦受到制約,將給的Facebook帶來根本威脅。尤其是去年爆發的用戶隱私洩露醜聞加強了政府對用戶數據保護的重視,如果提高了用戶對數據的支配權,無疑大大增加了Facebook的數據分析的成本,進而動搖其廣告收益。
但如果只是為了尋求新的增長突破,坐擁20多億用戶的超級社交帝國可選擇開拓的商業模式也很多,比如雲計算,遊戲,電商等更為傳統的互聯網商業模式。然而,臉書選擇的是加密數字貨幣領域裡的穩定幣為突破口,以臉書,基金會其他成員以及區塊鏈自身技術的信用作背書,重塑全球支付體系,打造無國界全球貨幣。
移動支付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深入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而在美國,由於各種歷史包袱,移動支付的滲透率卻非常低,美國人生活中還是以信用卡和支票為主。這給了騰訊,阿里等中國互聯網公司彎道超車的機會,而Libra顯然給了Facebook的一次彎道反超的機會。
二,臉書為何選擇穩定幣?
那為什麼Facebook的選擇的是穩定幣而非其他類型的數字貨幣?首先,就Libra白皮書開篇想解決的跨境支付問題,目前全球的跨境支付總規模在125萬億美元,而數字加密貨幣有天然的優勢,可以以低成本高效率且無時間地點限制的方式便捷實現,倘若天秤打通了整個流通體系,臉書有望將手續費再將一個數量級。然而,大多數字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劇烈,難以滿足作為貨幣的穩定性要求。在Facebook上之前,數字加密貨幣市場中也出現了不少有影響力的穩定幣,例如USDT,DAI等,主要用於數字加密貨幣市場的入金和避險。穩定幣依靠不同的“穩定機制”能增加不同程度的穩定性,進而增加其貨幣屬性和流通性,並幫助構建商業和金融體系內的價值閉環。
目前,主要有三種“穩定機制”,從穩定幣的歷史市場行情來看,穩定性效果較好的是法幣資產抵押模式(如USDT,GUSD和PAX等),其次是數字資產抵押模式(如DAI和BitUSD等),最差的則是仿央行調控模式(如NuBits).Facebook此次選擇的便是穩定性較好的法幣資產抵押模式,但和已運行的穩定幣仍有許多區別。其中較大區別是錨定對象,幾乎所有採用法幣資產抵押模式的穩定幣都按1:1比例錨定美元,他們之間的區別主要集中在合規程度和生態應用方面,如資金託管方,銀行賬戶審計,智能合約審計和監管機構等,但天秤顯然採用了更艱難也更激進的方式 - 與多個主流貨幣(如美元,歐元和日元等)掛鉤,錨定一籃子貨幣,在大大增加天秤穩定性的同時,無疑也增大了項目的推進阻力。
簡單來說,Libra是基於區塊鏈發行的一種貨幣,目前主要面向的是轉賬,付款和匯款市場,可以在Facebook的生態體系以及尤伯杯,Spotify的等實際應用場景中流通。區別於Q幣等熟悉的由公司發行的代幣,天秤與現實資產掛鉤的穩定幣,而不是一種商品積分體系。區塊鏈的屬性把Libra的信用度進一步提高到主權貨幣水平,讓全球結算成為可能。
三,Libra如何運作?
那麼,這樣一個承載的Facebook重塑金融生態願景的穩定幣Libra是如何運轉的呢?
“Libra為三個部分,共同構建一個普惠金融體系:分別是安全,可拓展和可靠的Libra區塊鏈;提供支持其內在價值的儲備資產;以及負責治理並促進生態系統發展的Libra協會“ - ”Libra白皮書“
Libra區塊鏈目前是一條基於LibraBFT共識機制的聯盟鏈,採用全新設計的編程語言“移動”實現交易邏輯和智能合約,具備吞吐量高,延遲性低,靈活性強和安全性高等特點。鑑於近幾年智能合約漏洞等安全事件頻發,專為數字資產交易打造的移動無疑是此次發布的一大亮點。法幣因為擁有無限法償能力,在法幣上做智能合約是有風險的,而Libra本身沒有這個負擔。以往智能合約所承諾的類似自從發行獎金,自動還貸等功能用法幣或以太坊等數字貨幣都難以實現。而有了抵押權益代幣Libra的事情就簡單許多,得以實現真正的可編程的貨幣。除此之外,未來各種金融資產都可以數字化,從而在全球暢通流通,這個想像空間遠大於今天的移動支付結算體系。如今移動支付只限於零售端的交易支付和結算,如果加上金融資產的流通和交易,Libra的體量將不可估量。
在儲備資產方面,Libra採用近似等額錨定一攬子貨幣的方式來穩定幣價,因此法幣兌換通道,儲備資產的配置和產生收益的分配也是大眾關注的焦點。目前,在法幣兌換通道方面,Libra採用授權代理商模式,即用戶通過授權的交易所或其他機構買賣Libra,這個過程涉及的KYC驗證,交易手續費和監管等問題尚不明確。對於用戶充值的法幣資產,Libra天秤計劃將其投入波動性低的資產中,如銀行存款和政府證券等。為了緩解天秤座價格波動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儲備資產的配置傾向於違約率低的政府債券。同時在保證流動性方面,Libra計劃將一部分資金用於政府發行的短期證券以滿足日常交易量的需求。這種資產配置基本滿足天秤求穩的需求,但已動了不少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是否能挺過各方利益角力而成功開展有待時間檢驗。當然,關於這個過程產生的收益分配Libra在白皮書中也有相應計劃 - 優先用於維護項目運行,剩餘收益分紅給早期貢獻的成員和其他投資者。
作為維繫整個Project Libra運轉核心的Libra協會,是一家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非營利性會員制國際性機構,其成員是Libra區塊鏈的驗證節點,通過理事會投票表決,還可控制新成員的加入,規則的制定,儲備資產的管理和監管以及負責其他日常事務。
現階段Libra協會的成員主要是來自不同領域的28家企業,非營利性組織,多邊組織和學術機構,大多集中在互聯網,金融和區塊鏈領域,包括風險投資,電子商務,支付,電信和社交等行業巨頭,如萬事達卡,貝,易趣,烏伯和Facebook的等,成員數量未來有望拓展超100個,爭取以強滲透力打通更多商業支付場景。基金會成員天然解決了Libra拉新和場景問題,而隨著Libra生態的豐富,其跨國,低成本的便利性也將帶來網絡效應。毫無疑問,如果圍繞Libra的超級商業支付生態圈一旦建立,會給現有的全球支付體系帶來劇烈衝擊。
隨著成員的數量逐漸變多,Libra的治理機制也變得尤為重要。現階段,每個成員(即驗證節點)派一名代表加入Libra協會理事會,有一票投票權,重大決策有2 / 3以上的贊成票則為通過,這種管理模式在項目初期能高效快速地推動項目發展,但也容易埋下了一系列隱患。儘管天秤稱未來將逐步提高去中心化程度,降低准入門檻,5年內開始逐步過渡到非許可治理模式,以提升整個生態系統的彈性,但未來能達到多大程度的去中心化且各方權益和監管如何平衡仍然有待時間驗證
四,Libra的未來會怎樣?
至此,Libra的願景是驚天動地的,但落地之路仍然充滿不確定因素。從目前白皮書,官網動態以及外界表現來看,對天秤後續的發展仍然有很大擔憂。
從外部因素來看,能否通過國家的監管合規要求,對Libra來說是項艱難考驗。首先,數字加密貨幣的本質已挑戰一部分禁止加密貨幣交易的國家的監管條例,比如中國和伊朗等。其次,Libra的發行和設計機制挑戰了國家央行的最重要職能,進而動搖了各國法幣的地位,尤其是貨幣不穩的第三世界國家。再者,目前各國監管機構表達的質疑和擔憂還集中在抵押資產的可靠性,數據隱私安全性以及是否滿足各國反洗錢,反恐融資等方面的需求。那麼,在Libra正式落地之前,與各國監管機構之間的博弈成為Libra團隊最為棘手的難題。如何在監管合規的基礎上實現商業支付,如何確保用戶數據不會被濫用,如何避免Libra成為洗錢等灰色地帶的金融工具等問題都是Libra團隊需要向監管機構和公眾回答的問題。
繼4個月前摩根大通宣布將發行“JPM硬幣”之後,臉書帶領Libra也強勢進入數字加密貨幣領域,頂級玩家的加入為區塊鏈的發展打開新局面的同時也讓賽道間競爭更加激烈。其他行業巨頭會如何應對?是順勢加入Libra協會為其獻策獻力,還是另起爐灶帶著新的商業模式和生態彎道超車?這些也給Libra的未來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再從內部因素來看,在治理結構方面,Libra的最終目標是過渡到非許可性治理,逐漸實現去中心化。但前期仍然是聯盟鏈結構,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將企業,非營利性組織,多邊組織和學術機構招入其中,同時也將拜占庭容錯機制的核心原理融入理事會的決策規則中,但隨著Libra的體量不斷擴大,涉及的範圍不斷拓展,面對前所未有的利益誘惑,現有成員是否願意犧牲自身利益以達到Libra最終目標尚且未知。此外在儲備資產的收益分配方面,Libra計劃先將收益覆蓋系統運行成本,確保低交易費,之後給早期貢獻的成員和其他投資者分紅,並支持後續的發展。然而,整個分配規則的制定和過程中的監管均由Libra協會負責,而協會成員大多也是早期參與的貢獻者,即未來的收益獲得者,這種自我監管的方式能否被大眾接受也是一個未知數。
小结
種種因素使Libra的落地之路面臨重重阻礙,但無論如何,臉書推出穩定幣Libra是一次大膽,開放且有意義的嘗試。兩年之內,Libra對Facebook的自身的意義要遠大於對全球貨幣體系的意義。它為Facebook的打開了另一條商業路徑,使其能切入在線支付領域,並且使其商業生態能更具網絡效應。用戶可以在Facebook上旗下的使者,Instagram的,WhatsApp的等應用中更快,更方便地進行支付和匯款了,即使這一切對於中國用戶來說已經無比熟悉。
Libra也許是向現實世界的妥協。但新技術從發明到大範圍爆發型應用往往都是最初的變體。“誰來做”在很多情況下上比“怎麼做”更重要。
Libra在白皮書裡寫道“在全球範圍內轉移資金應該像發送短信或分享照片一樣輕鬆,划算,甚至安全。”這與比特幣最初誕生的初心“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相呼應。只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比特幣的通縮屬性使其成為一種數字資產,而無法實現其數字現金的目標。現在,臉譜用一種(多)中心化的方式使這個目標繼續推進。在實之前,不乏明星團隊,學術精英和工程精英嘗試過區塊鏈項目,但離真正的爆發都欠缺了必要條件。而晚於業內到達戰場的Libra由於實的海量用戶,跨國屬性和多場景生態的基礎在全世界無人出其右,具有強大的後發優勢。
從長期來看,巨頭入場開啟了一個潘多拉的盒子,讓虛擬貨幣成為了數字世界中不可逆的組成元素。一旦全球的Facebook用戶習慣在各種場景中使用Libra,屆時人們也不再需要將Libra兌換成法幣,也不再需要第三方資產支撐。這將為數字加密貨幣將真正在用戶中普及鋪平道路,撼動傳統的貨幣體系。數字加密貨幣將真正在用戶中普及,撼動傳統的貨幣體系。這一點上,扎克伯格顯示了帶領巨頭轉身的魄力,為實爭取到了未來數字貨幣領域的一張船票,保證的Facebook在未來數字經濟社會依然是一個重要玩家。
不管成功與否,Libra都已經為未來的更自由,更普惠,全球化的數字貨幣世界鋪下了第一塊基石。最終由巨頭搭台,多中心化支付清算網絡反向推動了誕生於民間,去中心化數字加密貨幣的普及,並在傳統的貨幣體系中爭奪一席定價權。這也是歷史一次又一次螺旋上升的有趣之處。
轉貼自: 騰訊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