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組織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研究與分析
回顧金融科技(FinTec)的發展歷程,從計算機的發明,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以及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的興起,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正推動著金融支付領域在效率、場景、可信、便捷等多個層面持續創新。區塊鏈技術採用分佈式數據存儲、公私鑰匙、Hash 算法以及共識算法,實現了多記賬節點的共識記賬方式,從而形成一種“去中心化”、基於智能合約的管理體系。
銀行卡支付的本質為貨幣信息交換和債權關係轉移。由於其數字化的屬性,伴隨數字技術的發展,其發展和應用已經呈現出多樣化、滲透式、工具性的態勢。支付將不再作為相對獨立的存在,使基於場景的業務屬性對於資金效率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貨幣與資產的革新,電子/虛擬貨幣的興起和區塊鏈作為金融底層架構的應用,使基於區塊鏈的支付、清結算和交易得以實現。其技術特點能有效解決銀行卡支付對場景化、效率及安全提出的新要求,將有利於銀行卡組織利用新興技術加強創新,進一步提升支付結算體系的效率。
主要銀行卡組織對於區塊鏈的研究現狀
銀行卡清算組織作為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支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目前全球銀行卡支付市場主要由中國銀聯(UnionPay)、Visa和Master三家卡組織占主導地位。三家主要國際銀行卡清算組織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通過區塊鏈技術的共識記賬方式以及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點,有助於提升系統技術能力,推動業務生態重構,簡化核算過程,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建立更為開放的卡組織商業模式。
1.主要業務場景應用
各主要卡組織已陸續在支付方式創新、支付安全、清算效率等方面深入開展區塊鏈的研究和應用,如跨境支付、B2B轉賬,以及創新業務試點等。卡組織嘗試通過建立基於區塊鏈的技術平台,使銀行與銀行之間直接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造點對點的支付方式(如在跨境業務結算上可直接繞過中轉銀行),同時利用其安全、透明、低風險的特性,實現資金和信息的可追溯,從而形成低成本、快速結算的結算體系,提高資金利用率。
2.主要銀行卡清算組織的應用情況
中國銀聯在深入研究區塊鏈技術體系的基礎上,正在嘗試採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銀行信用卡交易積分的轉接、互換、消費和結算,實現“去中心化”的點對點開放、資源共享型的積分交易模式,打破目前信用卡消費積分不能流通的問題。有助於提升消費者對銀行卡品牌的忠誠度,增強持卡人用卡粘性。同時,還著手建立了面向金融行業的區塊鏈測評體系,主要從功能性、安全性、可擴展性、互操作性等方面出發,依托區塊鏈基礎設施雲平台,實現對區塊鏈應用軟件的審查、調試和測評一體化。
VISA實驗室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結算支付系統,通過區塊鏈、電子貨幣和智能合約技術,在滿足區域合規性的基礎上,創造一個更加快速、兼容和低成本的銀行同業結算支付服務系統。同時,正在研究區塊鏈在跨境匯款中的應用,為全球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快速、透明及安全的B2B支付。
MASTER發布了面向開發者的區塊鏈API(區塊鏈核心API+智能合約API),使得企業和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該API在分佈式賬簿上進行交易,在能開拓多個用例的前提下,減少整個金融流程的時間、成本及風險。
區塊鏈發展對於銀行卡組織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目前,銀行卡清算組織的業務開展,是通過監管審批、中心化轉接清算處理、規則與規範依據支撐等形成的傳統金融中心化業務系統,由系統主輔備份、嚴格的業務規則和安全可控的交易數據信息管理,以及協議條款與品牌權力確保整個卡組織轉接清算業務的平穩運行和系統安全,維護參與各方的利益和信任。
對於銀行卡清算組織來說,區塊鏈技術在銀行卡支付的安全、可信,以及清算效率層面,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但鑑於區塊鏈技術在技術發展形態以及合約機制等方面還不夠成熟,使得銀行卡組織在應用區塊鏈技術,正確看待其帶來產業變革和業務創新的同時,仍還保持著謹慎開展、注重研究和試點的思路。
1.銀行卡組織如何應用區塊鏈技術推動業務創新與佈局
卡組織關注和研究區塊鏈相關技術所帶來的商業模式創新和業務優化,可從以下三方面研究和思考。
一是研究通過區塊鏈技術加強成員機構、商戶、持卡人直接互聯的可能,該思路契合卡組織“開放、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可以組建更為開放的銀行卡支付生態環境。
二是思考利用區塊鏈技術提供的分佈式記賬不可篡改、點對點交易的特性,試點發展跨境轉賬、支付憑證電子化、信用卡积分兌換等具體增值服務和創新支付產品;利用智能合約機制研究重建商戶信息管理、非標審核、差錯等業務處理平台,優化現有業務模式,以降低中心化管理帶來的處理複雜、多重審核等高運維成本。
三是持續提升業務連續性管理,促進監管創新。區塊鏈採用的多記賬節點共識記賬方式,構建了多活的業務處理網絡。所有參與共識計算的節點都能存儲數據和處理業務,使系統可靠性及業務可用性大幅提升,能夠增強抗攻擊水平,提高篡改數據的難度,降低數據風險,有利於在銀行卡交易數字化時代提升業務連續性要求,降低過度依賴多中心災備所造成的高昂成本。同時,引入監管節點加入業務網絡,避免監管不到位、滯後於市場發展的弊端,從而真正可做到事中和實時監管。
2.當前區塊鏈技術業務應用存在的問題及風險
區塊鏈技術在實際業務應用層面仍處於不成熟階段,與銀行卡轉接清算安全、穩定、高效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區塊鏈作為去中心化運營的技術模式,在當前業務模式仍然是中心化處理的社會環境中,雖然有私有鏈、聯盟鍊等共識節點方法,但在如何正確處理好運營維護效率和質量問題等方面仍有待研究。
從銀行卡組織角度考慮,區塊鏈技術的業務應用,還面臨以下三方面問題。
一是現有基於私有鍊或聯盟鏈的區塊鍊網絡,尚無法處理每秒數千筆甚至數万筆的交易轉接效率,無法滿足成熟中心化系統所能夠支撐的高性能要求。另外,在卡組織數以萬億級別交易量情況下,區塊鏈回滾及災難恢復能力缺乏實際驗證。
二是風控和防範外部攻擊能力。區塊鍊網絡通過一致性達成賬本的複制和更新,一次成功的攻擊必須篡改網絡中的大部分節點。這種特性使得區塊鏈系統相比中心化系統更能靈活應對網絡攻擊,但對於節點邏輯存在的缺陷可能導致全網故障且較難恢復。另外,在系統升級、維護、賬戶交易信息安全保密等方面,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在智能合約方面,以TheDAO項目為例(該項目在以太坊平台上開發,是以智能合約形式運行的去中心化資金眾籌項目),黑客利用其智能合約中的遞歸調用漏洞進行攻擊,劫持資金達6000萬美元。該事件引發了智能合約自動化執行策略的安全性、黑客行為合法性等的廣泛討論和爭議。這也說明,以政策監管、規則約束為主導的機制建立和運行,更符合當前的業務發展和實際。
三是區塊鏈“去中心化”理念短期內無法突破以中心化思路為主體的業務開展模式和監管政策模式。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各國央行正積極研究區塊鏈發展所帶來的模式變革和監管變化,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去中心化”思路和中心化業務定位在監管對象界定、違規責任主體、業務暫停與終止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異。
總結
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的興起開始引起普遍關注,至今已在各個領域被深入研究和驗證。其提高支付、清算和結算效率,使支付環節更加透明化以及智能化合約等優勢,均是銀行卡組織擴大市場份額、服務持卡人和成員機構以及配合監管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對於銀行卡組織來說,需要順應金融支付數字化趨勢,持續跟進區塊鏈的發展,深入研究現實應用與技術實現層面存在的問題。可通過積極試點,在新技術的可擴展、高性能、成熟度,以及外部控制性和政策環境等逐步具備的條件下,不斷拓展規範性應用。
轉貼自: 煉數成金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