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標題(來源:shutterstock)
2020年金融科技爆發的當下,傳統銀行巨擘花旗集團,卻爆出失手匯出高達近9億美元的重大錯誤,加上2016年富國銀行(Wells Fargo)冒用客戶名義盜開戶頭的醜聞餘波盪漾,反而更加襯托金融新創所強調的「透明、效率」。而蓬勃發展中的金融新創,最初多以消費者為主用戶群,逐漸拓展到企業客戶,現在甚至成功擄獲投資界最頂端的華爾街各大機構。
運用「便利」吸引個人用戶
根據跨國會計師事務所安永(Ernst & Young)所做調查, 全球消費者使用金融科技的比例,從2015年16%到2019年64%,等於每兩年就成長翻倍。 舉例而言,提供股票投資服務的羅賓漢(Robinhood)和加密貨幣交易的Coinbase,因為取消了傳統投資機構慣有的金額門檻、繁瑣申請,成功吸引眾多消費者使用,更間接推動美國年輕人踴躍投資的熱潮。
新冠疫情也間接促使民眾採用更多金融科技,根據全美零售業聯盟在去年五月所做的調查, 為了減少肢體接觸,有高達19%民眾開始使用行動支付或感應式信用卡 ,其中更有半數以上表示會繼續採用這種無接觸的付款方式。由此可觀察出,金融科技善用「便利」這項優勢,讓消費者一嘗試就很容易上手,快速養成使用習慣。
透過「科技」服務企業客戶
傳統大型銀行聚焦服務大型企業,藉由客戶數億美元的交易額來獲取高報酬,因此中小型企業飽受冷落,個人型態的商家更被忽視。後來興起的PayPal、Square、Stripe和Adyen四大數位支付公司,透過金融科技取代傳統銀行人力,因而得以服務更多中小型企業和個人商家,藉由廣大客戶數量聚沙成塔,快速成長, 其中PayPal市值更已直逼全美第二大銀行體系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
疫情也促使更多企業採用金融科技,除了有大量商家開始提供網購,因此必須仰賴金融科技,就連傳統餐館也不得不透過金融科技,讓消費者在先在線上完成付款,再到店面領取餐點,藉以減少接觸。
透過「效率」讓華爾街買單
投資市場蓬勃發展,華爾街各證券交易所、私募基金和投資銀行,每日經手的交易筆數驚人,但監管機構對交易的管控規則又與日俱增,讓這些機構疲於監控底下交易員是否違反法規。因此許多投資機構開始仰賴Behavox這間金融新創提供的監控服務,透過演算法取代耗時的人工稽核,記錄、分析交易員每一通語音、文字訊息,更有效率防堵內線交易、情資外洩。
另一間鎖定華爾街投資機構為主要客群的金融新創Trumid,透過建置「市場中心2.0」(Market Center 2.0)公司債券媒合平台,讓買賣雙方透過這數位平台即時報價、議價、交易,大幅提升公司債券的買賣效率,因此擄獲537間投資機構的青睞,更成功於去年增設新加坡據點,拓展亞洲版圖。
結合金融、科技強項,滿足被忽視的需求
金融新創從最初鎖定的消費大眾,逐漸成功拓展到企業客戶,甚至擄獲最刁鑽的華爾街投資機構,其中所仰賴的科技、技術,相較其他頂尖科技公司不算特別先進,但是這些新創公司結合對金融產業的知識和數位科技的優勢, 主攻被傳統金融機構冷落的區塊,透過更為簡便、高效率的服務,正中紅心,滿足長期被忽視的廣大需求 ,因而在金融市場能以新人之姿強勢威脅過往巨擘的領導地位。
轉貼自: 數位時代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