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米公司的市值在短短 100 天內縮水 8800 億台幣,投資人哀鴻遍野,但創辦人雷軍卻獲得股票獎勵,這樣的市值差距讓許多評論抨擊小米公司操作投資人對市值的期望,並謊報無法抵達的高額市值。
小米集團 7 月 9 日上市至 10 月 16 日剛好 100 天,小米市值的變化,在 7 月 18 日盤中達最高價港幣 22.20 元(約台幣 87 元),市值港幣 5012.22 億元(約台幣 1.98 兆元),但至 10 月 16 日收盤,市值為港幣 2777.05 億元(約台幣 1.1 兆元),共縮水港幣 2235.17 億元(約台幣 8800 億元),減幅高達 44.59%。
以小米股價最高點時看,市值折合約 639.49 億美元(約台幣 1.98 兆元),如今市值約 354.31 億美元(約台幣 1.1 兆元),而對於小米集團上市前,估值傳出達 2000 億美元(約台幣 6.2 兆元)的說法,礪石商業評論認為,市值的差距,是小米集團創辦人雷軍無法洗刷的原罪。
失真的超高估值,讓投資人成為上市公司的犧牲品
評論指出,早些年的股票市場尚存在一些具有高成長性的優秀企業,能讓價值投資者投資獲益。而當前的資本市場卻逐漸淪為「上市公司、承銷商與風險投資機構」聯合屠殺投資人的殺戮場,在上市初期為企業營造出遠超真實價值的超高估值,吸引中小投資者高位買入,最終在未來幾年都被深套其中。
該文抨擊,一直以「厚道」自詡的小米公司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該公司上市前,誇大市值,上市 100 天後,市值暴跌逾港幣 2200 億元(約台幣 8694 億元),數萬股民被血洗,而創辦人雷軍卻獲得價值人民幣 98.3 億元(約台幣 437 億元)的股票獎勵。早期機構投資者晨興資本與核心高管也成功套現近人民幣百億元,安全離場。
評論指出,2018 年初,小米公司開始籌備上市事宜,先是故意對媒體放出擬以 2000 億美元(約台幣 6.2 兆元)市值 IPO 的消息,以此來試探外界對小米市值的真實反應。
2014 年年底,小米曾以 450 億美元(約台幣 1.4 兆元)的市值完成 F 輪增資,如果按照 8% 的年利率計算,2014 年的 450 億美元(約台幣 1.4 兆元),相當於 2018 年的 550 億美元(約台幣 1.7 兆元)。
如果小米以低於 550 億美元(約台幣 1.7 兆元)的市值上市,意味著 F 輪投資人的投資將會出現虧損,小米也將會為 F 輪融資簽署的對賭協議承擔沉重的賠付代價,因此小米與機構投資者都迫切希望拉高小米市值。
千億估值謊言:根據同業方法,小米根本無法抵達理想市值
感受到投資大眾對 2000 億美元(約台幣 6.2 兆元)市值的態度後,小米公司便將市值預期調低至 1000 億美元(約台幣 3.1 兆元),並計劃在香港與大陸兩地同時上市,集資 200 億美元(約台幣 6200 億元)。文章炮轟,這對於小米確實是個美夢,但對於投資人絕對是個夢魘。
按照同業估值方法,小米根本無法達到 1000 億美元(約台幣 3.1 兆元)的市值,小米創始人雷軍於是在公開場合不竭餘力的將小米與同類型的硬體公司撇清關係。
幸虧有一些專業、理性的聲音戳穿了雷軍為小米公司編造的千億美元市值的謊言,並被迫放棄在 A 股的 CDR 上市。
下一步 200 億鉅額融資,可能讓港陸股市慘不忍睹
評論說,如果小米真的以千億美元市值在香港、大陸兩地同時上市成功,不僅將會把更多的中小投資者捲入其中,200 億美元(約台幣 6200 億元)的巨額融資,也可能把陸港股市拖進深淵。
重陽節後,港股今 (18) 日重新開市,小米開盤漲 0.976%,報港幣 12.42 元(約台幣 48 元)。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小米上市百日 市值暴跌 2300 億 陸媒轟雷軍是原罪〉。首圖來源:YouTube。)
轉貼自: BuzzOrang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