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資料中心過去光是運作就消耗許多能源,但在淨零減碳趨勢下,逐漸朝向永續轉型。一改過去高耗能的形象,資料中心運用優勢,將資源最佳化控管,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達成減碳目標。在台深耕 22 年的數位通國際,擁有堅強的產業經驗與實力,如何看待這波資料中心的綠色轉型?
伴隨全球數位化、人工智慧化題材持續發效,資料中心需求可望持續維持高檔,然而資料中心向來有能量密度高、耗電量大及用水量多特點,因此在環保永續、淨零碳排的聲浪下,也背負「不環保」的惡名。一邊扮演著數位世界的重要骨幹,另一邊卻積極推動永續發展,對於資料中心而言,兩個矛盾的角色該如何找到平衡點呢?
資料中心的發展歷程
1995 年初期,當時企業並未重視資料中心,直到後來網路蓬勃興起,ISP、ICP、ASP 等業者應運而生改變資訊與通訊架構,企業對於資料中心的需求才攀升。至 2000 年,全球網路急速泡沬化,因此資料中心的需求轉淡,許多業者紛紛宣告破產。
2006 年,蘋果喊出 iCloud,亞馬遜推出 AWS,「雲端」市場正式形成,加上社群媒體、影音串流平台的興起,存取運算普及到生活日常,不在止於企業的需求。發展到 2015 年,雲端的崛起讓雲端業者大到足以成立新的資通訊結構,然而此時的資料中心已成為所有光纖網路集中點,也是海纜陸纜的樞紐。
至今人工智慧、大數據、元宇宙等數位應用所需的運算儲存與網路大多建構在雲上,對資料中心的需求倍增,需要的資料中心規模也是 20 年前的 30 至 50 倍大,建設期也延長至 3 到 4 年,因此資料中心的供給量始終趕不上需求。
▲圖片來源:buzzorange
雲端資料中心與一般資料中心的差異?
目前受到矚目的資料中心為「Hyperscale」,大多建設在歐美,但近年來亞洲跟上趨勢,紛紛興建 Hyperscale 資料中心,如印度、中國、印尼等國家。Hyperscale 係指擁有數十萬到數百萬台伺服器的資料中心,多數由 AWS、微軟及 Google 等網路巨頭持有。
此類雲端資料中心與一般相比,不僅規模偏大,也更加耗電,所以相關業者都致力降低 PUE,嘗試引進水冷式、浸沒式等散熱技術,甚至對於綠能發電、儲能系統著力甚深。總而言之,近年興建的大型資料中心,多數是朝著綠能資料中心的規格來建置。
▲圖片來源:buzzorange
綠能資料中心帶來的環境影響
為了解決資料中心帶來的負面影響,目前有許多國家設立淨零排放與碳中和目標,並制定法律規範。此外,面對 ESG 的趨勢,AWS、微軟及 Google 等三大公有雲業者相繼宣佈 100% 利用再生能源供電及淨零碳排放的時程規劃,另外 VMware 也在今年新增永續儀表板服務,讓企業得以量化工作負載,減少碳足跡。
憑藉資料中心營運商對水資源、電力使用的優化管理,加上不斷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讓採用雲端資源的企業用戶揭露碳足跡資訊,進一步實踐減碳目標。
雲端資料中心的應用有哪些?
資料中心的結構,一般泛指鋼筋、水泥、電力等有限元素。但現今檢視的關鍵,偏向如何運用軟體技術、使 IT 資源獲得極大化利用。
實際在應用方面也逐漸雲端化,凡是透過電腦與網路來執行的應用,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家電、影音串流、元宇宙、挖礦、電競、區塊鏈…等等,都是雲端資料中心的應用。而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DDC)就是其核心技術。
「軟體定義」不論運算、儲存、網路乃至整體資料中心市場,其中所有硬體元件都結合 SDx,因而形成虛擬化、SDS、SDN 及 SDDC 等概念。除非量子電腦轉趨成熟邁入商業化,否則未來 30 至 50 年內,軟體定義以及雲端技術仍會驅動生活及工作所需的應用服務。
如何挑選雲端資料中心供應商
因應時間、預算、業務發展需求會改變企業上雲的型態,除了一般常見的 IaaS 外,企業也許會需要 SaaS、Co-location、Bare Metal 等服務。
數位通國際成立於 2000 年,為台灣主機代管的先驅,提供機房設備與資料中心管理、雲端虛擬主機、實體主機等服務,亦有世界級的網際網路連線、電信級的資料中心和 7×24 全年無休即時技術支援及服務,加上在台灣、泰國、荷蘭皆有跨國雲端資料中心,也能自建與管理雲平台,掌握箇中帳務、系統監控、資訊安全等維運要素,堪稱一站式的 IT 規劃服務。
此外,在永續環保的理念下,為了提供綠能節能機房服務,數位通國際持續不斷更新改善設備,提升綠能永續發展,是企業轉型的理想供應商。
轉貼自: buzzorange.com
若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的臉書 Please Like our Facebook Page: Big Data In Finance
留下你的回應
以訪客張貼回應